北京一零一中学高级教师分享 | 《红楼梦》高考备考辅导(下)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红迷会 Author 韩璐
作者:韩璐,北京市一零一中学高级教师、海淀区骨干教师。上期回顾:北京一零一中学高级教师分享 | 《红楼梦》高考备考辅导(上)
方法二:借助判词,理解人物。
根并荷花一茎香,平生遭际实堪伤。自从两地生孤木,致使香魂返故乡。——《红楼梦(蒙古王府藏本)》第五回
周瑞家的因问他道:"那香菱小丫头子,可就是时常说临上京时买的、为他打人命官事的那个丫头子么?”金钏道:“可不就是他。”正说着,只见香菱笑嘻嘻的走来。周瑞家的便拉了他的手,细细的看了一回,因向金钏儿笑道:“倒好个模样儿!”
——《红楼梦(蒙古王府藏本)》第七回
林黛玉倒唬了一跳,回头看时不是别人,却是香菱。林黛玉道:“你这个傻丫头,唬我这么一跳。好好的你这会子打那里来?”香菱嘻嘻的笑道:“我来寻我们姑姑的,总找他不着。你们紫鹃也找你呢,说琏二奶奶送了什么茶叶来给你的。走罢,回家去坐着。”
——《红楼梦(蒙古王府藏本)》第二十四回
一时到了怡红院,忽见宝玉叫"耶律雄奴”,把佩凤、偕鸾、香菱三个人笑在一处,问是什么话,大家也学着叫这名字,又叫错了音韵,或忘了字眼,甚至于叫出"野驴子”来,引的合园中人凡听见者无不笑倒。
——《红楼梦(蒙古王府藏本)》第六十三回
且说贾母等回来,各自回房时,薛姨妈与宝钗见香菱哭的眼睛肿了。问其原故,忙赶来睄睄薛蟠时,见脸上身上虽有疮痕,并未伤筋动骨。
——《红楼梦(蒙古王府藏本)》第四十七回
此处描写虽不多,但是更加给香菱这个人物增添了几分善良、真挚的色彩。“根并荷花一茎香”既暗指“香菱”的名字,也是对香菱纯真性格本质的定义。
索性连房也不入,只在池边树下,或坐在石上出神,或蹲在地下抠土,来往的人都诧异。李纨、探春、宝玉、宝钗等听得此信,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睄着他笑。只见他皱一回眉,又自己含笑一回。宝钗笑道:“这个人定要疯了!昨夜嘟嘟哝哝,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,没一顿饭的工夫,天就亮了。我就听见他起来了,忙忙碌碌梳了头,就找颦儿去了。一回来呆了半日,作了一首诗又不好,自然这会子另作呢。”宝玉笑道:"这正是‘地灵人杰’,老天生人,再不虚赋性情的。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,谁知到底有今日!可见天地生人至公。”
——《红楼梦(蒙古王府藏本)》第四十八回
“自从两地生孤木”这一句中暗带一个“桂”字,意指“夏金 桂”,自从夏金桂嫁给薜蟠,香菱就整天无宁日,生活过得苦不堪言, 度日如年。“致使香魂返故乡”直接道出了香菱的命运结局。金陵十二钗副册上的这四句判词,贯穿了香菱的一生。香菱的纯真性情与她的不幸遭遇形成对比,使得这个人物的悲剧色彩更加浓重。在读《红楼梦》的过程中,分析细节,再回顾总结其命运遭遇和性格特点, 是极为重要的一方面。
宝玉看了仍不解。他又掷下,再取“正册”看,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四株枯木,木上悬着一围玉带;又有一堆雪,雪下一股金簪。也有四句言词,道:
可叹停机德,堪怜咏絮才。玉带林中挂,金簪雪里埋。
——《红楼梦(蒙古王府藏本)》第五回
“停机德”这个典故是指女性相夫教子的美德,暗示宝钗就是这样一个符合传统道德标准的女性形象;“咏絮才”是指黛玉身为女子而才华横溢。但是,“叹”“怜”却为二人的悲剧命运定下基调,“玉带林中挂,金簪雪里埋”更是暗指宝钗和黛玉终究并无美满的归宿。这二人的对比,可以通过书中很多细节看出,以第二十七回回目为例来分析。
黛玉葬花是《红楼梦》中最经典的意象情节,黛玉怜花惜花,说“随土化了,岂不干净”。在这首《葬花吟》中,黛玉用花比喻自己,叹吐心中愁绪。词句间既有感伤落红的悲泣,又有自我怜惜的感怀,他人无情和黛玉有情、葬花留洁与余生未卜都在这首悲叹之词中形成鲜明的对比。葬花不仅仅是黛玉抒发心中愁闷的至情表现,也是作者对黛玉本质性情的极致描写。细读《葬花吟》,我们心中不免要感叹:林黛玉的生命太孤独,以至于她对一切生命都有感情。
· 薛宝钗 ·
· 正说着,只听丫鬟们说:"宝姑娘来了。”袭人听见,知道穿不及中衣,便拿了一床夹纱被替宝玉盖了。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,向袭人说道:"晩上把这药用酒研开,替他敷上,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,可以就好了。”说毕,递与袭人,又问道:"这会子可好些?”宝玉一面道谢说:"好了。”又让坐。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,不像先时,心中也宽慰了好些,便点头叹道:"早听人一句话,也不至今日。别说老太太、太太心疼,就是我们看着,心里也疼……”刚说了半句,又忙掩住,自悔说的话急速了,不觉红了脸,低下头来。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,大有深意,忽见他又掩住不往下说,红了脸,低下头,只管弄衣带,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,不觉心中大畅,将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。”
这一段的细节描写,把黛玉的感情表现得非常生动。无声的啜泣中都是她对宝玉的心疼,虽知道宝玉有错,但终究只是说了一句“你从此可都改了罢”,不像劝说,倒更透露出几分怜惜,体现出黛玉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。从情节上看,黛玉虽然只是伤心哭泣,但显然她所表现出的情感更加饱满,她与宝玉的对话中也流露出二人的相互体贴和相互珍惜。
大家看了,称赏一回,又看宝钗的道:
珍重芳姿昼掩门,自携手瓮灌苔盆。
胭脂洗出秋阶影,冰雪招来露砌魂。
淡极始知花更艳,愁多焉得玉无痕。
欲偿白帝凭清洁,不语婷婷日又昏。
——《红楼梦(蒙古王府藏本)》第三十七回“珍重芳姿昼掩门,自携手瓮灌苔盆”看似写白海棠,实则是宝钗写自己,“珍重芳姿”透露出宝钗对自我价值的珍惜;“淡极始知花更艳”更是薛宝钗的自我写照,娇艳姿态并不外显,内涵智慧为先,这正是她的人生态度。
看了这句,宝玉先喝起彩来,只说"从何处想来!”又看下面道是:
偷来梨蕊三分白,借得梅花一缕魂。
众人看了,也都不禁叫好,说"果然比人又是一样心肠”。又看下面道:
月窟仙人缝缟袂,秋闺怨女拭啼痕。娇羞默默同谁诉,倦倚西风夜已昏。——《红楼梦(蒙古王府藏本)》第三十七回
林黛玉的诗,起笔就显得与众不同。“半卷湘帘半掩门,碾冰为土玉为盆”写养花人的别致,“冰”与“玉”都是象征纯洁,恰恰体现了林黛玉的“质本洁来还洁去”的精神追求。“偷来梨蕊三分白,借得梅花一缕魂”写白海棠的别致,也映射黛玉的清洁孤高的人格品质。黛玉的诗总不免有愁绪在其中,所以后面两联仍是抒发她心中的孤寂之感。
欲讯秋情众莫知,喃喃负手叩东篱。
孤标傲世偕谁隐?一样开花为底迟?
圃露庭霜何寂寞,鸿归蛩病可相思?
休言举世无谈者,解语何妨话片时。
——《红楼梦(蒙古王府藏本)》第三十八回这首菊花诗写得非常生动,诗中画菊时的挥洒自如也正是薛宝钗所表现出的性格特点。“诗余戏笔不知狂,岂是丹青费较量”是说画菊不过是作诗之余的一时兴致,也不必劳神思量。“聚叶泼成千点墨,攒花染出几痕霜”和“淡浓神会风前影,跳脱秋生腕底香” 写画菊时泼墨成叶,皴染成花,花繁叶茂仿佛一蹴而就,从这两句能看出写诗人竟有几分飒爽气质。“莫认东篱闲采掇,粘屏聊以慰重阳”是说莫把此花认作篱下秋菊,贴于屏风也能聊以慰藉。最后一联最能体现薛宝钗的处事态度,并非随意,而是在真实世界中能够安时处顺,也是一种人生智慧。
众人笑道:“正经你分内的又不能,这却偏有了。总然好,也不算得。”说着,看黛玉的《唐多令》:
粉堕百花洲,香残燕子楼。一团团逐对成球。飘泊亦如人命薄,空缱绻,说风流!草木也知愁,韶华竟白头!叹今生谁舍谁收?嫁与东风春不管,凭你去,忍淹留。——《红楼梦(蒙古王府藏本)》第七十回
蜂团蝶阵乱纷纷。几曾随逝水,岂必委芳尘?万缕千丝不改,任他随聚随分。韶华休笑本无根,好风频借力,送我上青云!——《红楼梦(蒙古王府藏本)》第七十回
在阅读《红楼梦》的过程中,可以尝试分别用三个以上的词语,从不同方面概括你对主要人物的认识,并注明文本依据(情节)及支持结论的关键词,情节、细节多多益善。这种阅读方法可以使书中的人物特点更加丰富、清晰,我们在总结分析的过程中也能不断地熟悉相关情节。
林黛玉
· 孤高自许 第五回,“灵石迷性难解仙机,警幻多情秘垂淫训”作者叙述。
· 痴 第二十七回,《葬花吟》“手把花锄出绣闺,忍踏落花来复去”。
· 尖酸刻薄 第四十二回,称呼刘姥姥为“母蝗虫”……
· 才思敏捷 第十八回,黛玉替宝玉作诗,“说毕,低头一想,早已吟成一律,便写在纸条上”……
文中绘图作者:韩羽、刘旦宅、谭凤环、小草棚、戴敦邦
红楼梦(蒙古王府藏本)
定价:98.00元
ISBN:978-7-5213-2567-6
物料号:325670001
往期回顾:北京一零一中学高级教师分享 | 《红楼梦》高考备考辅导(上)
点分享
点点赞
点在看